2007年11月26日 星期一

弱智的統媒”揚韓貶台”,韓國專家站出來講話了!

泛藍跟統媒最近一直對台灣人民說,韓國經濟贏過台灣,韓國失業率比台灣低,韓國是亞洲之首...,是嗎?台灣真有他們說的這麼差嗎?我們來看看韓國報紙的報導,韓國總統說了什麼話

本文轉貼自朝鮮日報社論

韓國現任和下任總統要解決年輕人就業

據悉,在今年四年制大學畢業生中找到正式職工作的只有48.7%。二分之一的畢業生剛畢業就成為無業遊民或過着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的日子。20多歲非正式職的月平均工資只有88萬韓元,所以被年輕人稱為“88萬韓元人生”。對他們來說,大學畢業不是充滿希望的人生起點,而是仿佛站在幽暗的洞口入口。日前教育部發表了今年27.8萬名大學畢業生中除報考研究生和服兵役者以外,24.7萬多人的就業情況調查結果。

如果加上非正式職,四年制大學畢業生的就業率從去年的67.3%略升至68%


但正式職就業率從去年的49.2%下降到今年的48.7%。而非正式職就業率從16.7%上升到17.9%。非正式職“大學畢業生88萬韓元大學畢業生88萬韓元(等於台幣30,540元,1.00 KRW=0.0347026 TWD)世代”的增加標誌着我國經濟喪失了創造好工作的力量。

相對於就職於非正式職的畢業生,一些畢業生的狀況更令人同情。他們大學畢業後故意隱瞞大學畢業的事實,以高中畢業學歷就職於大企業擔任生產職工。不是像 20世紀70~80年代一樣為投入到勞動運動中的“偽裝就業”,而是為了不被這個社會淘汰垂死掙扎。他們中的一部分人在隱瞞大學畢業的事實成功就職後因事情曝光後被辭退。1986年9級公務員考試合格者有46%是大學畢業生(包括專科學院),但最近幾乎100%是大學畢業生。在48.7%的正式職就業率中,就有部分大學畢業生搶佔了高中畢業生的崗位。

20世紀70年代就業的大學畢業生平均提交了3.2次簡歷。21世紀新職員交簡歷的次數增加到13.9次。僅憑一張大學畢業證很難找到工作,要在簡歷中寫明實習過程、打工、資格證、徵文獲獎、社會義工活動等5個經歷,所以出現了“就業5個必備品”的話。最近,海外語言研修也幾乎成為必備品。

目前,我國社會成為年輕人以比“高考戰爭”更殘酷的態度積極準備就業,但只有一半左右大學生才能找到工作的社會。社會正在打擊年輕人尚未施展的抱負和夢想。過去5年負責國家運轉的總統和總統的親信將我國年輕人推向了火坑。但要“對這個事態負責”的現任總統和要成為“解決這個事態”的下任總統的人對身心遭受創傷的青春沒有一句安慰之詞。

[延伸閱讀]韓國經濟真的很危險!本文轉貼自朱立熙先生 台灣心 韓國情
日期:2007-11-24

2006年7月的一天下午,我正忙著趕寫書稿,有一位自稱是「中天新聞」的記者打電話來要訪問我,請我以韓國問題專家的立場來評論「韓國將引進台灣勞工」的新聞。

我當時的直覺反應是,「請告訴我,這消息是從哪裡來的?」「是我們今天收到的外電報導。」「請問是哪一家外電?」「讓我查一下……。」然後支支吾吾沒說出來。「我每天看韓國的新聞,但怎麼沒有看到這一則新聞呢?」「喔,是嗎?……那你能接受我們訪問談一談嗎?」「沒有的事情,要怎麼談?又要我怎麼評論?」我當下就拒絕了。

當天晚上我還特別留意了中天電視,並沒有播出這樣的新聞。幾天之後,網路上出現了,是引用「中廣」的報導。然後,這一條假新聞就在網路上被無限轉傳。大家利用電子信件大肆傳播,以訛傳訛。後來各路名嘴又在談話性節目擴大渲染,以這條假新聞痛批民進黨政府執政無能,讓民生凋敝,失業率攀高,所以只好到韓國去當外勞。

一年多來,三不五時就會在電子信箱收到這則新聞,我實在懶得理會,就立即刪除。稍有時間的話,我會回信告訴來信者:「謠言止於智者,智者不會散佈這種假東西。」但是網路上已經欺騙過多少台灣的「愚者」,就不得而知了。

泛藍媒體與藍營的失業學者聯手炮製這個假新聞,在第一時間被我質疑之後,不敢播出,卻轉從其他管道放出這則百分之百的假消息。如果當天我接受訪問,豈不是替這則假新聞背書?還好我沒有上了泛藍陣營這個卑鄙的當。

最近,又有人在媒體上討論韓國經濟的優勢。東森新聞並且做出南韓大學畢業生起薪台幣七萬元,讓台灣大學生震驚之餘更加痛恨政府經濟施政的無能。媒體上連續的「揚韓抑台」聲浪不斷,即使引用的數據錯誤百出,或是只見表象而以偏蓋全,但是「假借韓國唱衰台灣」的意圖昭然若揭。國民黨的電視文宣,甚至找來一位「五流」的韓國人,來批評台灣政府只會拼政治,不會拼經濟。(美國人或日本人絕不會笨到介入外國政爭,並替外國政黨當宣傳工具,而且此君來台七年不會說華語、還說得一口爛英文,所以我才批評他是「五流」的韓國人。)

像東森新聞那種弱智媒體、腦殘記者炮製的新聞,根本不值得智者浪費時間去回應,繼續散佈謠言遲早會被戳破牛皮,只會讓它的媒體公信再度淪喪。但是一些學者或民進黨政府對「揚韓抑台」的回應,只讓人看出他們對韓國經濟的本質問題毫無瞭解,也不肯認真下功夫去研究,在謠言已經如此滿天飛的情況下,回應的論述對社會大眾幾乎毫無說服力。

問題就在於,南韓經濟果真有台灣泛藍學者與統媒所形容的那麼好嗎?它的真正問題出在哪裡?為什麼沒有人能夠具體舉證它的弊端,讓那些拿韓國來唱衰台灣的人能夠立即閉嘴呢?讓我舉日本專家如何看南韓經濟當教材,來給泛統學者跟腦殘記者上一課吧!

今年九月中我利用參加世台會論壇之便,在大阪梅田驛的「紀伊國屋書店」買了一本才出版不久的新書:《本当は ヤバイ! 韓國經濟——迫り來る通貨危機再來の恐怖》(真的很危險!韓國經濟——通貨危機即將再度來臨的恐怖)。這本書在七月三日第一刷上市,我買的是七月三十日發行的第四刷(不到一個月之間就能印行四刷,顯示它在日本受關心的暢銷程度)。作者三橋貴明服務外商IT科技企業多年,2005年取得「中小企業診斷士」資格,目前從事各國經濟的分析診斷與諮商工作。

這本書光是看它的目錄頁就很嚇人——第一部:陷於惡性循環的韓國經濟、第二部:崩潰中的韓國社會。各章的標題則是——第一章:六項赤字、第二章:泥沼中的國際收支、第三章:日圓「套利交易」(Carry Trade)的逆襲、第四章:通貨危機再來的惡夢、第五章:韓國出口企業的實態、第六章:可怕的全教組與教育平準化、第七章:殖民地經濟大國、第八章:留守父親的悲慘現況、第九章:嚴重的國內空洞化、第十章:「綜合股價指數」(KOSPI)最高值的疑惑、第十一章:崩潰中的韓國社會、第十二章:激增的出走(脫南)潮、第十三章:GDP成長5.0%之謎、第十四章:新聞報導的可信度。

本書開宗明義就引用「聯合國亞太經濟社會理事會」(ESCAP)在今年四月十八日發出的警告說,在1997年遭遇亞洲金融危機的國家當中,韓國、印尼、泰國、菲律賓等四國,極可能再度遭逢通貨危機,其中「以韓國面對金融危機的『脆弱性』最高」。作者指責,這項警告並不被日本媒體所注意,實際上在他本書完稿的今年五月,韓國經濟持續惡性循環,正面臨著高度的危機。

韓國經濟的「惡性循環」指的是:短期外債激增→資本收支盈餘增加→韓元升值→出口企業不振→經常收支赤字→國內資金不足→短期外債激增。週而復始地惡性循環不斷。

接著,書中引用南韓「朝鮮日報」一月二十二日的報導說,「韓國經濟已到了政府、家庭、企業『三重赤字』的火燒車地步。」作者進一步指出,韓國經濟正處於「六種赤字」併發的狀況:經常收支赤字、資本收支赤字、政府財政赤字、家庭收支赤字、企業收益赤字等五大赤字,還加上全世界僅見的「中央銀行赤字」(p. 14~16)。才讀完第一章,就已經讓人怵目驚心了,

在本書之前,2007年2月22日網路新聞「亞洲時報」(Asia Times)在一篇評論(Economic crisis closing in on South Korea)中就已指出,到去年底,南韓的「短期外債」(即一年內必須償還的借款)累計已達到1,200億美元,佔整體外債的46%。值得注意的是,1997年爆發東南亞經濟危機時,泰國的短期外債佔外債總額的比例,也不過是43%。

這篇由市場投資風險分析師Jephraim P. Gundzik撰寫的評論進一步指出,1997年南韓的短期外債在外債總額中的比例超過60%,但其構成與今日有很大不同。90年代中期,南韓短期外債急劇增加,都是大財閥企業造成的。

而去年的短期外債膨脹,則是南韓的商業銀行所導演(短期外債佔了2006年借進的整體外債的八成)。它們迫不及待地借入日圓,藉以擴大國內的住戶信用額度,從中獲得巨利。南韓人在房地產市場的大量投機活動,多數是用商業銀行的超低息日圓貸款來支付分期付款的。這樣,不少南韓家庭便被日圓走勢套牢。若日圓升值,勢將引發很多南韓家庭拖欠分期付款的問題,而南韓銀行則不得不吞下苦果。最近日元升值,南韓股市跌跌不休,就可以證明。

Jephraim P. Gundzik在文中指責,金融危機的陰霾其實在2006年就已顯現,韓國的商業銀行大量借進低利的短期日圓資金,也就是「日圓套利交易」(Yen Carry Trade)提供房地產炒作,同時讓南韓企業把資金大量投資到海外,顯示內需市場的低迷不振。2006年流到海外從事組合證券投資的金額達220億美元。

Jephraim P. Gundzik和三橋貴明的觀點基本上是一致的,那就是短期外債如此暴增,加上國際收支赤字、出口萎縮導致企業純益銳減、日圓套利交易的反噬等交相作用之下,結果就是導致韓元暴跌、外匯存底減半、股價崩盤,只要國際金融作手伺機進入翻雲覆雨,就可能釀成第二次金融危機。

短期外債的激增,反映了韓國人玩金錢遊戲的特質:「專玩別人的錢——你的錢就是我的錢」,「以債養債——借新債還舊債,也就是挖東牆補西牆」,手法永遠如出一轍,九七年金融危機之前如此,之後更是如此。(1997年金融危機發生之後,許多南韓失業者流浪街頭成為露宿族,靠慈善團體供應伙食接濟。這些形同乞丐的露宿族,每個人都有七、八張信用卡交替使用,蔚為奇觀。)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截至今年第三季,南韓的總外債已達2494億美元,這是歷史的新高紀錄,遠遠超過1997年9月金融危機時的1774億美元。數據已充分顯示,韓國距離第二次金融危機確實已經不遠了。

還有一個外界鮮少注意的事實是,南韓地下經濟活動猖獗,主要的金融投機又以房地產炒作、短期資金(地下錢莊)借貸等為大宗。地下金融活動之興盛,從1980年代以來,就佔了國民總生產的一半。這是金融制度健全的國家所無法想像的情況,一般投資銀行家或市場風險分析師根本都沒有注意到這個南韓獨特的經濟現象。

光從前述的這兩項玩錢特質,就可知道台灣人玩錢的稟性與金融產業的體質,比韓國正常也健全太多了。韓國人一向玩別人的錢絕不手軟,而且總是借別人的錢來花、來裝闊,也喜歡打腫臉充胖子。這就如同他們「重外表」的民族性(俗諺說:寧可家裡失火,不能掉進毛坑),導致整形手術成習,作假與文過飾非也蔚為社會風氣。

本書第二部「崩潰中的韓國社會」,舉出的社會現象與實例,讓人對韓國除了「瞠目結舌」之外,真不知道該如何形容。

第五章指出,由於原油與韓元價格上漲,今年上半年韓國的上市公司中,十家有三家是赤字。其中的招牌企業,像「現代汽車」與「浦項製鐵」的純益更是大幅減少。十大財閥企業之一的LG,去年(2006)的營業額比前一年成長了6.6%,但是純益卻大減了91%;「現代汽車」的純益則減少了35%;「三星電子」從今年第一季起,半導體部門的獲利銳減,純益減少了15%,是2003年第二季之後,四年來最差的獲利。

三橋貴明也寫到韓國大學的學費,一年高達一千萬韓元(約合台幣35.7萬),已經與日本的高學費無分軒輊,但是韓國的平均個人所得卻只有日本的一半不到。而且現在韓國大學畢業生的就業率,只有49.2%,也只為日本百分之百就業的一半。所以,縱使韓國只有一半找得到工作的大學畢業生起薪真的是七萬台幣(是東森記者起薪兩萬四的三倍),他的薪水付掉高價的房租與償還助學貸款,還有多少可以用來因應高物價的生活開銷,實質價值究竟還剩下多少,台灣大學生其實也可以不必羨慕了。

「崩潰中的韓國社會」這一章指出,由於房地產的投機炒作猖狂,2006年韓國主要都市的不動產上漲率高達20%,為亞太地區漲幅最高者,但是當年的物價上漲率只有2.9%;今年一月底發行的「韓國經濟月報第143號」則指出,2001~2005的五年間,首爾江南地區的高級公寓上漲了263%。首爾相同坪數的公寓,一般價格是台北市的三倍。韓國的房地產何時會泡沫化,任誰都沒有信心。

為了支付房屋貸款與信用卡開支,韓國的家庭負債也創下史上新高,到去年底為止的家庭借款總額為582兆韓元,比前年增長了11.6%。以信用卡來支付房貸和消費支出,使得信用卡借款也達到高峰。而582兆韓元的家庭債務,也超過了1997年金融危機當時的三倍多。許多韓國人是靠借貸次級房貸來購屋,而且採多重交互擔保,當不動產價格暴跌時,所導致的連鎖波及效應將不容小歔。

2007年三月中旬,次級房貸的風暴開始從韓國各地的地方銀行引發,後續效應將導致不動產泡沫化或金融體系的混亂與崩解,韓國人莫不屏息以觀。

由於信用高度膨脹,處於破產邊緣的信用不良者,只好轉向非法金融機構(地下錢莊)借貸。據統計,一共有564萬人利用非法金融,佔了韓國人口的12%,也就是相當於三分之一的家庭,是靠著200%的高利率在過活,如此導致的社會問題層出不窮,連鎖倒債的情事經常發生,因而自殺的人也不少。

所以韓國又被形容為「國家級的借款地獄」。為了討債,動員幫派組織施以暴言暴行、挾持監禁、殺害,強迫割賣器官、簽署「放棄身體切結書」,甚至人身買賣等像地獄般的醜惡行徑,在二十一世紀的文明韓國仍是常有的事情。數千名流落到美國、澳洲、日本去賣春的女性,都是償還不了債務而被迫出國賣身。

由於在韓國生活與就學、就業的壓力實在太大,加上價值觀與意識型態兩極化對立、社會差距與疏離日益擴大,迫使許多南韓人民選擇「外逃」,也就是所謂的「脫南潮」(相對於逃離北韓的「脫北者」)的興起。美國國土安全部2006年11月發表的統計顯示,在美國的外國留學生人數第一位是韓國人,共有86600人,而目前共有一百萬沒有居留權的韓國人滯美不歸。

事實上,韓國人民厭惡自己國家、想出走海外的現象並非始自今日。2001年「朝鮮日報」針對20~30歲的薪水階級所做的民調就顯示,有88%的年輕人想離開韓國、移民到其他國家。2005年梨花女子大學的校內刊物所做的調查則顯示,有62%的該校學生表示「來世不想生為韓國人」。2006年八月底「世界日報」以八千人為對象所做的網路民意調查結果,有69.7%來世想出生在先進國家,只有7.9%的人還想生為韓國人。

世界上真的很少見到一個國家像韓國一樣,充滿如此兩極化的爭議性,連自己的國民都想棄而出逃。極端的民族性、作假成風的價值觀、以債養債的玩錢術、「非信用」社會等等,在在都和台灣人不同。欣羨韓國表象的經濟成就時,台灣人不妨想想:「借別人的錢買名牌穿來裝闊,而且一直過著被追債的日子」,這種事你學得來、做得來嗎?

拜託大家,別再拿韓國經濟來唬爛了!

後記:
一、《本当は ヤバイ!韓國經濟——迫り來る通貨危機再來の恐怖》這本書,九月中旬購買於大阪,十月間在台北讀完,十一月下旬在洛杉磯動筆撰寫本文,完稿於感恩節假期。而且,是由台灣人讀日本專家診斷韓國經濟之後,再寫出來給台灣人看。時空轉折過程饒富趣味,也充滿環環相扣的國際互動,身為國際化時代的台灣人,對於周遭國家的真相,實在不能再見樹不見林或不求甚解了。

二、這本書的內容有許多「純經濟」的論述,也引用不少數據佐證,我無法逐一詳細引述。但這本書值得翻譯成中文出版,讓台灣人對韓國經濟的真相有更清楚的認識,也讓意圖假借韓國唱衰台灣的飯桶學者與名嘴能夠從此閉嘴。

三、不過,我好奇的反而是,難道是政府部門的本位主義、各自為政的心態在作祟,還是駐外人員的「不作為」、甚至是扯後腿嗎?否則,這樣的日文資訊何以在過去半年間未見被政府部門引用來反駁以杜悠悠眾口呢?台灣的公務員、尤其是駐外人員真的需要加油了。

沒有留言: